宿州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用户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查看: 6121|回复: 18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宿州发展] 更新宿州诗词,很多诗词,你们都没见过

[复制链接]
     

18

主题

3

听众

609

积分

三星会员

Rank: 3Rank: 3Rank: 3

烧鸡(货币)
303 只
奇石(金币)
0 块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8-12-13 17:50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正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周朝宿国国君 于 2018-12-13 17:57 编辑

今天在帖子上看到一个自负的人,说别人的帖子都是添油加醋的造假,他说发现这个论坛有几个人在说宿州历史的时候,夹带了很多来路不明的私货,提供不了任何让人信服的证明,忽略很多史学领域最基本的常识,几乎快造出了一部他们自己建构的伪宿州史。我不知道你说的那几个人有没有我,反正我就这一个号,也没发过几个帖子,嗯,好吧,你历史很牛,那么我今天就让大家见识见识,千年古宿州,你知道的太少了,虽然我所了解的宿州历史也不是很多,但我不会说自己什么都知道,但是我会挖掘更多宿州历史给大家。

照那个人的意思,就是他不知道的,没看过,就是假的,那么夏朝是不是如外国人所说,不存在?

宿州诗词,我按心情不定时更新。

《宿州》
明 陈琏

胜地欣从六月过,藕花无数满城河。
扶疏亭下竹何在,惠义庭前草已多。
建郡当年号南宿,怀人此日忆东坡。
明朝又过符离店,满眼云山翠似螺。

宿州,明朝时期,宿州知州在宿州护城河内种满荷花,所以,藕花无数满城河。
建郡当年号南宿,宿州,和北边的徐州区分,古称南宿(xu)州。周朝为宿国,宋太祖赵匡胤曾说“眷惟宿国、实处要冲,接淮水之上游、乃符离之故地”。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不孬不孬 耶熊耶熊
     

18

主题

3

听众

609

积分

三星会员

Rank: 3Rank: 3Rank: 3

烧鸡(货币)
303 只
奇石(金币)
0 块
19
 楼主| 发表于 2018-12-21 14:48 | 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周朝宿国国君 于 2018-12-21 14:49 编辑

《宿州道中》
明:陆深

水郭山村不计程,淮阳春晚更多情。
灵风常傍征旂绕,宿雨新添野潦明。
麦叶青青初覆雉,柳条落落未藏莺。
风雩亦是寻常事,陌上沙头尽日行。

宿州还是青色的,这个青色是一望无际的麦田。宿州本是平原地区,大多地方还是以平原为主。清朝周国治诗人《埇上怀古》说:“徐南形胜数仁州,望里郊原画里收”。一望无际的平原像展开在大地上的画卷。仁州,治所先在固镇仁和集,后迁至夏丘(今泗县境内),仁州,多认作宿州的前身,古诗词以仁州代指宿州。“淮阳春晚更多情”,这里的淮阳,非指地名,而是指淮河之阳,水之北为阳,指淮河北岸的宿州境内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    

18

主题

3

听众

609

积分

三星会员

Rank: 3Rank: 3Rank: 3

烧鸡(货币)
303 只
奇石(金币)
0 块
18
 楼主| 发表于 2018-12-19 22:09 | 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周朝宿国国君 于 2018-12-20 10:24 编辑
白日梦2008 发表于 2018-12-14 19:22
不错,我奶奶97了(不是宿州人),至今一说到宿州还说是南虚线。说明老一辈人还是知道这个称呼的。

一般说南北徐州的,大多是徐州和宿州两州之间的老一辈人的叫法。“南(xu)宿州”,其实,历史上这种称呼古已有之,传说“三洗凤阳、七洗濠梁、九洗南宿州”,不过这不是历史记载。关于“南(xu)宿州”,历史也有记载。

《元史·志·卷五十一》:五月,诏:“河南路验酌中户内丁多堪当军人户,签军四百二十名,归之枢密院,俾从军,复其徭役。南京路,除邳州、南宿州外,依中书省分间定应签军人户,验丁数,签军二千五百八十名,管领出征。”

《元史·列传·卷十》:岁丁酉,太宗命与断事官忽都那颜同署。岁戊戌,又同阿术鲁拔都儿充达鲁花赤,破南宿州。岁辛丑,使宋议和。

《元史·列传·卷十八》:拜降拜降,北庭人。父忽都,武勇过人,由宿卫为南宿州镇将,分守蕲县(今埇桥区蕲县镇)。后从世祖南征,年几七十,每率先士卒,冒矢石,身被数十疮,战功居多。

另外《明史》等史书也有记载,就不一一举例了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    

18

主题

3

听众

609

积分

三星会员

Rank: 3Rank: 3Rank: 3

烧鸡(货币)
303 只
奇石(金币)
0 块
17
 楼主| 发表于 2018-12-19 13:30 | 只看该作者
《宿州道中微雨望前山行云》
明:郭之奇

竟日断青山,云根于何植。
弥空绝飞云,雨意于何测。
旷野落平荒,纵有难遽识。
情炎拂夏威,遂与征途逼。
怀此周道阴,翻怪山情匿。
晨驱宿途中,忽动前山色。
合沓萃冥苍,行岫俄先得。
凉薰反其吹,霢霂旋飞北。
飘闪下日晖,光尘次以克。
坐使烟颜除,旦昏收爽息。
百里分近遥,迷茫昏黛即。
始信肤寸功,卓哉孤嶂力。
奇峰何足誇,君看垂天翼。

宿州是青色的,细风微雨中,远望群山,由于下雨天,天好像下沉了,而青山阻断飞云。在宿州埇桥区北部、萧县、灵璧、泗县都有山,山虽不高,却充满灵气,更是孕育出天下闻名的灵璧石,也孕育出中国最大古树群落,皇藏峪。

郭之奇(1607—1662),明末抗清官员,潮州七贤之一。字仲常,一字菽子,号正夫,别号若菽、玉溪子,自号三士道人,广东揭阳人。崇祯元年进士,历任福建提学参议,詹事府詹事,南明时追随桂王及永历跋涉于粤桂南交一带,抵抗清廷,累官至礼、兵二部尚书,太子太保,武英殿大学士。康熙元年殉难,清乾隆时赐谥忠节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    

7

主题

2

听众

1535

积分

四星会员

Rank: 4Rank: 4Rank: 4Rank: 4

烧鸡(货币)
314 只
奇石(金币)
0 块
16
发表于 2018-12-19 08:53 | 只看该作者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    

22

主题

3

听众

2017

积分

四星会员

Rank: 4Rank: 4Rank: 4Rank: 4

烧鸡(货币)
1713 只
奇石(金币)
0 块
15
发表于 2018-12-18 10:38 | 只看该作者
古典诗词确实很美,现在的诗歌没有这种感觉了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    

18

主题

3

听众

609

积分

三星会员

Rank: 3Rank: 3Rank: 3

烧鸡(货币)
303 只
奇石(金币)
0 块
14
 楼主| 发表于 2018-12-18 09:19 | 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周朝宿国国君 于 2018-12-18 09:24 编辑

《齐天乐·宿州道中咏蓼花》
清:夏孙桐

玉波閒浸愁红影,秋心暗惊溪尾。
颤露梢轻,垂烟穗小,柳外疏疏相倚。
飞蜻乍起。看低搅蘋花,湿云沈翠。
点点星星,未经摇落恁憔悴。

年芳驿堠换早,几丛斜映处,渔舍临水。
晓月人过,西风信到,一种沧浪幽意。
新凉似洗。问多少秋痕,碎脂零泪。
咽尽凄蝉,客怀惆怅里。

宿州是浅红色的,在宿州的田间阡陌中,长满了美丽的蓼花,从小在农村生活过的人,一定见过。上网搜一下蓼花或狗尾巴花你就知道了

蓼花,其实就是狗尾巴花,据中国植物志正名为红蓼。

狗尾巴花和狗尾巴草不是一种植物。

《诗经》中红蓼叫游龙,因为它“枝叶之放纵。《诗经·郑风·山有扶苏》云“山有桥松,隰有游龙,不见子充,乃见狡童”。

虽然蓼花不甚有名,但是,它是我们儿时的记忆,真的是一种很美的花。
回复 支持 1 反对 0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    

18

主题

3

听众

609

积分

三星会员

Rank: 3Rank: 3Rank: 3

烧鸡(货币)
303 只
奇石(金币)
0 块
13
 楼主| 发表于 2018-12-17 14:24 | 只看该作者
现代宿州打造花海云都,其实古代宿州,也很美。

《菩萨蛮·宿州道中见海棠》
清:陈曾寿

凝脂第一东风眷,天涯流落还相见。
肠断出墙枝,亭亭欲怨谁。

夜阶风雨骤,心上红先瘦。
已过晓妆时,高楼帘捲迟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    

60

主题

2

听众

2122

积分

四星会员

Rank: 4Rank: 4Rank: 4Rank: 4

烧鸡(货币)
803 只
奇石(金币)
0 块
12
发表于 2018-12-15 00:22 来自掌上神器 | 只看该作者
史书译成网络版的很稀少吧,毕竟没什么流量,没经济效益,现代人有几个会拿手机读史,他可能是太相信网络搜索引擎了,国家对历史也只会宣传离离原上草等有名诗句,名气相对不大的肯定忽略了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    

3

主题

0

听众

1709

积分

四星会员

Rank: 4Rank: 4Rank: 4Rank: 4

烧鸡(货币)
650 只
奇石(金币)
0 块
11
发表于 2018-12-14 20:27 | 只看该作者
支持,宿州历史上从秦汉有信史开始就是盛产文人及诗词,宿州是全国第一家地级市文学之乡和全国第一批第一家书法之乡。注意这是全中国的,不是安徽省!某些人老是拿某省某城市来事,简直就是笑话,那个城市在其本省都排不上号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用户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公司简介|联系我们|法律声明|隐私保护|侵权投诉处理|手机浏览|小黑屋|Archiver|

宿州论坛 ( 皖ICP备07502083号-1 皖公网安备34130002000001号   |

GMT+8, 2025-7-14 22:19 , Processed in 0.250000 second(s), 40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

© 2007-2016 My0557.cn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