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周朝宿国国君 于 2018-11-10 10:50 编辑
![]()
滁州“拱极门”计划本月建成 对于滁城市民关注度较高的“拱极门”项目,该项目共三层,高26.91米,下设三个门洞,其中,中孔高8.5米、宽7米,两个边孔高7.5米、宽6米。该项目为北湖综合改造的配套景观项目,建成后,中孔为双向两车道,两个边孔供行人和非机动车辆通行。 “据专家考证,拱极门作为滁城的北大门在历史上曾真实存在过,但随着历史的变迁,该建筑已不复存在。”市重点局一随行人员说。据《光绪·滁州志》载,清代滁城有东、南、西、北4个大城门楼,和小东门、小西门2个小城门楼,分别为东门“化日门”,小东门“环漪门”,西门“永丰门”,小西门“观德门”,南门“江淮保障”,北门“拱极门”。据介绍,拱极门位于规划后的南谯北路与北湖交叉处,该项目今年3月1日正式开工,4月7日完成桩基施工,6月18日完成城楼主体结构,8月25日完成城门楼主体结构,目前施工人员正在做城门楼内外装饰;根据计划安排,“拱极门”项目将于11月30日建成,届时将成为滁城“北大门”一处新地标。
宿州古城曾有5座城门。东西南北四个大城门,城东还有一个小东门,是清朝末年为了方便乘客上下火车而开的门,就在今日胜利路与环城东路交叉口。 宿州古城格局很小,在清末以前只有四门,相比其他州城较小,这是因为北宋年间宿州知州周佚扩城工程被苏轼一纸《乞罢宿州修城状》而作废,而滁州城曾三次扩城形成现在的格局,宿州城虽小,但不影响历史上作为州城的地位。 ![]()
宿城古城墙,筑于唐朝年间,为一土城墙。明洪武十年,始垒石为城。周围六里30步,共长1 115丈,每丈两垛,共有垛2 230个。连垛高三丈三尺,厚二丈五尺。辟四门,东门曰“望淮”。西门曰“连汴”,南门曰“阜财”,北门曰“拱辰”。每门上建成楼,外筑月墙。城下有濠,长八里180步。
![]()
宿州城在唐宋年间,东西城门为水门,汴水穿城而过,这种水盘门,是为数不多的城池才有,今苏州盘门至今存在。 今日宿州古城楼早已被拆除,如果宿州像滁州一样复建城门楼,你支持吗? ![]()
在网络调查中,网友的投票,复建城门楼的支持率竟然高达9成以上,你认为呢? |